两年前,我在基层法庭上班。有一天上午,刚到办公室,就和一个同事一道感慨起来:日子似乎总在日复一日简单地重复——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千方百计地叫醒儿子,催他穿衣、洗漱、吃饭,然后送
他到学校,然后自己匆匆地去上班。每天都是这样,似乎充实,似乎简单,似乎不亦乐乎,似乎充满希望又没有希望……
记得有一位哲人说过,不懂得抬头看星星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为了能让自己感受到“希望”,有时在天气晴好的夜晚,便让自己抬头看看头顶的夜空。个把月前的一个晚上,在乡下老家的楼顶,我用望远镜看完一轮满月,感觉隐隐地看到了环形山,自觉得有所发现,便叫儿子也拿望远镜瞧瞧。他挺认真的瞄了一阵,我问看到什么了,他叫起来:“看到嫦娥了!”旁边的家人一听都乐了,都说小孩想象力丰富。看到嫦娥了?我知道他什么都没看到,为了不让他老爸失望,“忽悠”我一下。
孩子懂得“忽悠”了,因为他们总在父母的期望中学习、生活,他们真的不想让父母失望,所以“忽悠”就变得正常了。他在念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时,有一天放学回来,欢天喜地地对我和妻子说,他今天当班干部了,我和妻子听了很高兴。此后,他一放学,我们就会问他在班上如何“履职”,他也会有板有眼地回答今天哪个同学又没有把作业交给他,哪个同学又被教师批评了,我们觉得他“履职”还是很到位的。直到有一天,我妻子到校接他,和他班主任谈天时,无意间得知他在班上仍然是“平民百姓”。这让我们极为震惊,他居然煞有介事地骗了整整两个月!事后在我们责问下,他坦陈这样做“就是让爸妈高兴,因为你们希望我当班干部”,骇得我和妻子大跌眼睛!
他班主任说,不少小孩都会这样,为了讨父母的喜欢就不断地撒谎,父母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是啊,我们总是望子成龙,却没有很好地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我们恨不得他一夜就能成才,却不知我们当初也一样难以承受这样沉甸甸的期待。当我们步入中年甚至老年,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平凡和人生的平淡,就不知不觉得把自己年青时的理想、梦想和诸多伟大的抱负,一古脑儿地交给自己的下一代去实现。
当孩子开始说他“看到嫦娥”的时候,请你反思是不是给他太多压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