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专题报道 庭审直播录播 民意沟通

 

网评:《不要摆架子》

  发布时间:2014-10-12 22:40:11


    周未,同几个基层来的朋友闲谈,扯到一些新上任的干部时,大家反映这些干部架子很大,很不受欢迎。

  其实,个别干部本来是没有架子的,晋升后却学着摆,官大脾气大,架子也越来越大。

  “架子”的表现,略举几种:对群众和下级,打官腔,拉长音,“这个”、“那个”,以示领导“风度”。下面请示问题,眼皮一搭拉“研究研究”、“商量商量”,拖而未办,口大气粗;很少深入基层,人难见、脸难看、门难进,高高在上。

  有这种架子的人,往往自以为很威风,实际上脑袋空空,专靠“架子”吓人。因为这种架子是“摆”出来的,所以群众叫它“空架子”、“臭架子”,这种架子越大,威信越低,心离群众越远。

  不过,这种“架子干部”往往也有不摆架子的时候,一是对上级不摆,二是对老婆不摆。对上往往阿谀逢迎,在老婆面前,总是“好好好,是是是”,架子是怎么也摆不起来的。

  摆架子是官僚主义的表现,是与群众隔离的鸿沟,既害人又害己,也害工作。

  对于“架子干部”,群众往往有话不说,有计不献,这对工作极为不利。

  摆架子是低级趣味,是与我党光荣传统相违背的,我们许多老革命,从来没有架子。我们熟悉的那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官”都不小,但与人民心连心,一点不摆架子,得到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威信极高。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常年累月深入基层一线,关心关爱广大困难群体。有无数个节假日,总书记、总理放弃休息时间深入到工厂、车间、矿井、码头,在数不清个街道、社区,在多位困难群众家中都留下了足迹。他们查粮仓、看水窖、摸土炕,深入最贫困的农村与农民兄弟们话农时、聊收成;他们情系民生、关心百姓生活疾苦,将“百姓的小事当成国家的大事”,牵挂市民、百姓的“米袋子”、“菜蓝子”,关心百姓吃不吃得上肉……“细微之处见真情”, 一串串民生足迹,一页页民生日历,阐释着他们对百姓的真爱。他们用踏实的行动和朴实无华的语言,感召和温暖着无数群众的心。

  我们应以这些同志为楷模,发扬我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丢掉种种官架子,永远置身于群众之中,甘心做人民大众的“牛”。这样,群众自然会欢迎。

责任编辑:吴立翠    

文章出处:福建法院网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