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专题报道 庭审直播录播 民意沟通

 

采取执行措施后 被执行人仍不能偿还债务的法律规定

发布时间:2013-10-15 10:15:53


    在执行程序中,法院在采取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等项执行措施后,被执行人仍不能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应当由其继续履行义务。

    债权人倘若发现被执行人还有其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法院执行,这是法律规定的继续执行制度。这项制度的实质是被执行人债务的不豁免原则,即被执行人的债务不因清偿或分配而予豁免,只要债务人还有剩余债务存在,他就应当负责清偿,直至全部清偿完毕。

    法律规定,即便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其所负的债务也不能被免除,而应以其遗产偿还债务,或者由其权利义务承受人履行义务。

责任编辑:米巍    

文章出处:北京法院网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