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法官,谢谢你们为我要回这救命的血汗钱!”2020年8月5日下午15时40分左右,收到银行转账的22000元后,申请执行人谢某来到大庆高新区法院,紧握着执行法官孟范亮的手,眼含热泪地这样感激道。
是什么原因,能让其如此感动,甚至到流泪这种程度?这还需从多年前,他与李某劳务合同纠纷案件说起。
2011年8月,谢某带领三、四名工人为被执行人李某看护石油管线。工程结束后,李某给了大部分劳务费,但还剩余22000元未付,后经多次索要未果。2018年5月29日,无奈之下,谢某将李某诉至高新区法院。
法院审理后,依法判决李某给付谢某劳务费22000元。判决生效后,李某仍拒不履行生效判决。无奈之下,谢某于2019年4月1日再次来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接到案件后,孟法官第一时间采取网络查控措施及现场调查,查到被执行人财产线索,但几经努力,仍未查到对方有可供执行财产。不仅如此,其还与执行干警玩起“藏猫猫”。法院遂依法对其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及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鉴于未查找到被执行人及其财产线索,致使案件执行陷入困境,并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方式结案。
执行案件虽终本,但不等于放弃。办案法官孟范亮在全力查找李某线索的同时,还告诉申请人谢某:“‘终本’不等于‘终结’,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的,可随时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这给了申请人谢某“一线生机”。
近日,谢某来到大庆高新区法院,称发现了李某的踪迹,并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要求恢复执行。
法官孟范亮立即审查,当即决定恢复执行,并根据谢某提供的线索,法官孟范亮带领执行团队,在李某有可能出现的地方进行了蹲守。
进入八月,大庆的天气异常闷热,还伴有短时强降雨。8月3日,蹲守的第二天,孟范亮团队经受了一场倾盆大雨的考验,在蹲守第三天的清晨五点钟,在一处工地活动板房内终于找到了被执行人李某。
孟法官当即向其送达了恢复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向其释明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后果,敦促其履行。谢某也向其陈述女儿患病,已花去70多万元医疗费,已负债累累,急等这些钱给孩子看病。
在工地上,孟法官向工程发包方调查,了解到被执行人李某有工程款未付。在此基础上,便做双方的和解工作,最终达成和解协议,即李某两天内一次性给付申请人谢某22000元,双方再无其它债权债务关系。
8月5日一早,李某便将22000元的执行款转到法院专用账户中。至此,一起长达9年的涉民生欠薪案圆满地划上了句号。
为解决当事人燃眉之急,孟法官在收到执行款进账信息后,立即将款项转到申请人谢某的银行卡中。
收到执行款的谢某,为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特意来到法院当面致谢,故出现了开头那感人的一幕。
八月的大庆,总是阴雨连连,在寻找被执行人的路上,常常泥泞不堪。然而,当看到申请人收到执行款时的那种感动与喜悦,高新区法院的执行干警,早就忘记那些早起的疲惫和鞋袜裤管上的泥水,他们以此作为新动力,继续行走在执行的道路上,攻坚克难,持续发力,跑出执行“加速度”,努力向着“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