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初,在大庆高新区法院速调对接中心的老丁调解室里,经老丁“说和”后,原房主冷某当即用微信为购房人曹某转账1250元,协议未制作完毕,账却已转完了,这是什么情况?
原来,2017年9月1日,曹某购置了冷某位于辖区湖滨教师花园的一处房产,交房时,燃气表显示气量剩997m3,曹某向其支付2300元。
2019年1月10日,偶然一次公共停气并恢复供气后,曹某家无法正常用气,后被燃气公司告知欠222m3燃气费。曹某补充535元燃气费后到燃气站查询,发现当初交房时仅剩余68m3左右的燃气量,且有燃气站出具的证明。为此,曹某深感被骗,便多次向冷某索要929m3燃气费2000余元。未果后,于6月初诉至高新区法院。
曹某来到高新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在立案法官的介绍和引导下,来到了老丁调解室接受诉前调解。
老丁了解情况后,立即联系冷某,得知冷某自卖房后一直在外地居住,其同意接受调解,但只同意退回800元,两天后正好回大庆有事,可以见面谈。
两天后,冷某如期来到老丁调解室。在调解室里,老丁为双方“说和”,首先采取了背靠背的方法从中“斡旋”,分头调解。
老丁向曹某说明,对方冷某从外地来到现场,还是有诚意的,应抓住这次机会一次性解决;在接房时亦未尽到查看义务;客观上确实存有一小部分燃气量;另外,如果真正起诉,费时又费力,还易生气,费时费神又费力,伤财又伤身,得不偿失,建议适当降低一些请求。
老丁向冷某说明,其从2006年买房到2017年9月份卖房,共购燃气量为1350m3,用了11年,燃气表显示剩余997m3,不可能,再说你只退800元,对方当初给你2300元,不太合适。
在“说和”中,老丁抓住了双方的心理,不断从中给予引导和调解,使双方分歧逐渐缩小,曹某同意降低到1500元,冷某同意最高退给对方1000元。
双方差距仅有500元!老丁从中看到胜利的曙光,便趁热打铁,对冷某说,如果案件进入诉讼程序,来回路费也是一笔很大支出。为了公平起见,今天如果把钱交了,建议500元一家一半。
看到老丁大热天这么耐心细致诚恳地从中“斡旋”,双方很受感动,均同意了老丁提出的上述调解方案。
在调解协议制作过程中,冷某主动走到曹某身边,握着对方的手说:“微信直接转账吧”。随后不到三秒,1250元即时到账。
曹某紧握着老丁的手说:“经过你的‘说和’,我的燃气案件解决了,我的气亦消了,真的谢谢你,丁师傅!”
像这样调解成功并当即给付的,调解员老丁记不得有多少回了,他用一点一滴平凡的举动,让许多当事人满面愁容来、握手言和去,“调”出一支支案件事了的和谐曲。
据悉,作为全省唯一的全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的试点单位,多年来,大庆高新区法院坚持在“枫桥经验”本地化融合、提升、发展上下功夫,从“五凭、五心、五调”工作法到“轮毂调解模式”,再到1+2+N模式,强力推行社区调解“网格化”管理和民商事类案先行调解机制,打造律师调解、老丁调解、公证参与调解等特色品牌项目,逐步实现各种纠纷解决机制的功能相济与有效衔接,成功推行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并多次在国家层面作交流介绍。2012年以来,年均委托调解案件800余起,取得良好社会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