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5日,大庆市法学会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大庆高新区法院隆重召开。大庆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杨叶出席会议并讲话;研究会代会长李卓琳、一届理事会成员、拟增补理事会成员候选人共49人参加会议;“判后帮教网络平台”法律援助志愿者、心理咨询师志愿者代表以及来自大庆电视台、大庆日报、大庆晚报等媒体的记者共15人列席会议。会议由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沙继奎主持,取得圆满成功。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38名理事的辞职免职决定和新增29名理事会成员的决定,李卓琳当选研究会会长,增选于跃波、张亚飞、赵群山、马国燕、王伟、杨庆玲、刑世辉为副会长。会议审议通过了调整后的研究会各专业委员会及组成人员名单,表彰了2017年度优秀学术论文作者36人、2016-2017年度优秀组织奖单位5家,审议通过了2018-2019年度重点调研课题规划。
李卓琳在讲话中,首先对理事们的信任和重托表示感谢,并向新当选的理事及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祝贺。他表示,一定以身作则、恪尽职守、不辱使命,与同志们一道,务实进取、勤勉工作,推动研究会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他指出,几年来,研究会的构成虽几度更迭,但各成员单位对青少年工作担当尽责的锐气和干劲,只增不减;创佳绩的态势虽比学赶超,但一批批理事为青少年事业奉献光热的初心和理念,薪火相传。在成长中适时吐故纳新,才能保证机体的持续康健;于成绩里及时总结经验,才能推动工作的良性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想,不断完善的精英型理事团队、不断取得的一项项新荣誉、新成绩和新突破,就是我们的事业保持清正蓬勃的源头活水。
李卓琳表示,在省法学会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指引下,大庆市法学会总结运用我市历史经验,聚焦理论前沿,把准形势需要,于2014年依托高新法院成立了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和“大庆市未成年人关爱基地”,进阶青少年犯罪防控“EPI”模式,助推了专业研究会参与社会治理的大庆实践。全市因涉罪起诉到法院的未成年人数较之前四年总体下降47.6%,青少年犯罪防控效果持续向好。
李卓琳强调,有三方面经验需要继续巩固和发扬:一是保障效能化。其中,完善的组织架构是保障之端;精准的理论支撑是保障之基;顺畅的运行机制是保障之要。二是主体多元化。包括专队构建的成分多元,角色融入的方式多元,法治宣教的载体多元。三是手段智能化。未成年犯非监禁刑判后帮教网络平台的建设运行,推动实现共治载体智能化构建、人员短板智能化破解、审判体系智能化升级。同时,李卓琳还深入剖析了研究会现存的问题和不足,系统阐述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谈到今后的工作时,李卓琳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跟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牢记使命、勇担重任,勠力同心、砥砺奋进,以政治立会、制度治会、融合保会、学习助会、品牌建会、创新兴会、科技强会“七项工作”为突破口,着力提升效能化、多元化、智能化水平,为研究会建设发展持续注入新活力,为我市社会综合治理和经济转型升级不断激活新动能。
杨叶副书记在讲话中,首先代表市委政法委向本次会议的胜利召开表示祝贺,向为研究会工作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各位理事表示感谢,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研究会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敬意。他强调,大庆市法学会的做法得到中国法学会和王乐泉会长的高度认可。今年4月,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陈宏伟同志代表大庆,在全国地方法学会工作座谈会上做了经验介绍,广受赞誉。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工作是法学会的重要一环。可以说,上级的肯定、各界的认可、公众的赞誉是对我们最大的鞭策和鼓励。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杨叶副书记引用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的名句激励大家端正认识,进一步强化做好青少年工作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荣誉感。他强调,对于今后的工作,我们需要带着什么样的情怀去做?简言之,就是爱、责任和梦想——爱决定情怀,责任决定舞台,梦想决定未来。这就是我们今后的工作方向,也是我们一项伟大的事业。
会后,与会成员在高新区法院和高新区检察院,先后参观了“大庆市未成年人犯非监禁刑判后帮教网络平台”、未成年审判“圆桌法庭”和“大庆市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基地”。